公海赌船下载·正版App Store

夯实健康“底座” 服务强国建设——“四个面向”成就系列报道之四

2024-06-20 08:02:1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佳星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国产质子系统等医疗重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近百个国产一类新药研制成功,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基础研究勇闯“无人区”,在生命起源、脑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多个开创性发现……

人民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人民健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以来,科技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促进落地转化,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健康,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加强基础研究,为颠覆性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在生命科学领域,人们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究进入精准调控阶段。我国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持续开展引领性研究,取得累累硕果。

2022年3月,《自然》杂志报道了再生医学领域的一项颠覆性突破——中国研究团队在体外培养出全球“最年轻”的人类全能干细胞。它们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的胚胎细胞,比之前获得诺奖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提前了2—3天。

短短几天的差异,干细胞变为全能干细胞,更具再生潜力。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公海赌船下载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合作开创,实现了对干细胞发育的精准控制和定向培养。

探索生命奥秘,我国科学家从未止步。大脑研究被称为生命科学的“终极疆域”,为征服这片未知的领域,酝酿多年的“中国脑计划”于2021年启动。多年来,我国脑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式突破,在脑图谱绘制、神经元分辨水平的脑地图绘制等方面不断“破冰”。2023年7月12日,中国科-公海赌船下载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科研单位发布全球迄今最完整的灵长类脑细胞图谱,被誉为灵长类脑细胞“详版说明书”,该研究将成为人脑功能、脑疾病、脑机接口研究的知识“索引”。

基础研究是形成颠覆性创新成果的原始动力,如致病机理的解读能够为新药创制描绘清晰的“线路图”。基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国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医药领域实现快速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表示,现在乳腺癌、肺癌、脑胶质瘤、淋巴瘤等有了患者痛苦更少、副作用更小的创新药,未来几年内有望服务于我国患者。

填补技术空白,破解医药领域“卡脖子”难题

在6月11日闭幕的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年会上,一组PET/CT扫描的靶向药物入脑影像荣获“核医学奥斯卡”奖。这组影像的拍摄设备正是获奖团队与中国医疗设备企业联影医疗共同研发的全球首款数字化脑专用PET/CT。

不仅如此。一年多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款人体全身超高场5.0T磁共振成像仪获批上市,已经在多个医院开展服务。联影医疗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介绍,过去磁共振成像设备磁场强度多为3T、1.5T,在胰腺等一些小器官的成像方面能力不足,难以诊断胰腺癌等疾病,有了5T设备就能清晰地看到胰腺中的胰管肿瘤。

从高端医疗设备九成以上依赖进口到多个全球首款研发成功,中国科研团队打通产学研用创新链条,实现了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从组装零部件到掌握核心技术的跃迁。

经过专项攻关,在新冠疫情期间短缺的“人工心肺”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已顺利实现国产化。三款国产ECMO获批上市,核心部件磁悬浮离心泵通过流体力学设计以及叶轮工艺迭代,更具技术优势。国产设备瞄准市场需求,通过高集成、轻质化改进,整机重量仅为国外同类产品重量的三分之一,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先进医疗设备的可及性。

对抗最“狡猾”的肿瘤,人类有了精准“狙击”的手段。把氢原子核加速成射线,可定点杀伤肿瘤细胞。这样的高科技设备能不能实现国产化?经过十余年攻关研发,国产质子治疗系统去年底正式应用于临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表示,国产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笔形束扫描技术,能够“一点一点逐层扫描”,实现三维雕刻式剂量覆盖,消灭肿瘤细胞更低毒、更精准。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临床上“卡脖子”的痛点就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点领域,我国建立了5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医院搭建疾病研究协同网络,共同开展疾病防控研究。浙江大学医-公海赌船下载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表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改变既往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脱节的问题,形成医药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合力,不仅实现了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国产化,也助力多个药物、试剂实现国产化。

促进落地转化,让优质医疗资源用得上、用得起

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24个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第三代肿瘤治疗药物)等20个创新药品谈判成功。老百姓以能够负担的价格用上了越来越多的国产原创新药。

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撑下,我国围绕新药研发链和产业链进行系统布局。以恶性肿瘤药物创制为例,支持400多个项目,促进31个新药上市,过去遥不可及的替尼类药物已成为我国医院的常用抗癌药,且出口到美国等其他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在重大传染病防治领域厚积薄发,围绕新冠病毒变异与监测、疫苗和药物研发、疾病救治等重点领域方向持续开展应急科研攻关,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能够同步监测多种病毒的多病原监测系统。在感染高峰到来前,监测系统可快速预警,对我国多病原感染情况进行快速摸底,已有效指导了包括甲乙流疫情在内的多次公共卫生领域防控实践。

快速的检测监控系统,精准的防控方案,让中国的公共卫生治理经验得到国际认可。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中国成为首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西太平洋地区国家。

6月13日,一台横跨亚欧大陆的世界最远距离的远程肿瘤手术在罗马和北京完成。近年来,远程手术在国内不再鲜见。在“5G+固网专线”的支撑下,从浙江到毕节、从上海到喀什、从北京到安徽,医学专家跨越千里为偏远地区的患者实施手术,3D高清图像将病灶放大10倍以上,并进行实时传输,手术机器人机械臂已经实现7个自由度的灵活操作。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让医疗资源流向地广人稀的偏远地区,为当地百姓的健康服务。

2023年被视为生成式大模型“元年”,我国医疗大模型的创新应用也呈如火如荼之势。腾讯、百度、京东健康、商汤等均布局研制医疗大模型,生物医药大模型正为创新药研发提质增效。可以预见,大模型将进一步降低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门槛。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正在成为人民健康生活的新常态。

海报制作:李俊霞 杨凯 孙莹 李梦一 原图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公海赌船下载、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瑞金医院、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 王倩
XML 地图